> 新闻中心 > 保健知识 >

中医认为大肠癌的病理机制是怎样的

来自:吉安肛济医院 时间:2016-08-23 10:49

中医认为大肠癌的病理机制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气滞血瘀:由于忧思郁愤、情绪压抑等精神因素,使气机郁结,气不顺血而成气滞血瘀。由于胃肠属阳明,是多气多血的脏腑,故气滞血瘀,它首当其冲,日久则气血在肠中积结成块,癌肿成矣。正如清代大医王清任所言,“肚腹结块,必有之血”。
(2) 痰湿结聚:脾、胃、大肠、小肠功能相互协调,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以维持生命活动。脾的功能是运化水湿,地位重要,如果脾的功能受损,水湿失于运化,则水湿泛溢于大肠,积湿成痰,痰结成瘤。正如朱丹溪所言“凡人身上、中、下有块者,多是痰”。中医讲的肠覃之“覃”,既言其形状,又言其与“痰”相通,含有“因痰所成”之意。
(3) 湿热毒蕴:平素喜暴饮暴食或膏粱厚味者多为湿热毒蕴。高脂肪、低纤维素饮食和饮酒则极易使胃肠生湿生热,湿热交结,日久成毒,湿、热、毒久聚大肠,伤及肠体及脉络,使大肠局部气血瘀滞,湿痰淤血结成块,终成癌瘤。故《疡科心得集》有“脏毒者,蕴积毒久而始见,所以色浊而暗”之说;《名医指掌》也说“脏毒者,久积其毒而始发是也”。
(4) 气血虚衰:气血虚衰,脏腑失调,尤其是脾肾两脏的功能失调,也易生成大肠癌。中医讲“人年四十,阴气自半”,“七八肝气衰,八八天葵竭”,说明从中年起气血开始出现虚像,而肠癌的发病率从40岁开始逐渐上升,在70~75岁达到高峰,这些都说明随年龄的增长,气血不足日渐明显,也易生成肠癌。另外气血不足,脏腑功能将失调,不但抗病能力减退,并且患病之后,机体反应能力也减退,使肠癌发生后,初期症状不显,一发现已到中晚期,已失去了最佳治疗期。

吉安肛济医院以肖先仁院长为领军人的肛肠专科医院,在继承和发掘我国著名痔瘘泰斗黄济川先生丰富的医药遗产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医学的先进理论,并结合自己近二十年的肛肠临床实践积累,制订出一套独特而完善的治疗方案,如对重症痔疮肛周脓肿的一期基本都能治愈,复杂性肛瘘以及慢性顽固性便秘等的诊疗,康复率达98%以上,受到群众的广泛称赞和信赖。肛济医院开展的吻合器直肠粘膜环切术(PPH痔疮手术)、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吻合术(TST)、高频电容场痔疮微创术(HCPT)等,都具有专科治疗优势。
医院注重人才培养和专业技术队伍建设,坚持以质量管理为核心、以病人服务为中心的医院管理,努力办成一所医护精心、患者称心、政府放心、群众满意医院 。

上一篇:手术、化疗和放疗的效果和优缺点

下一篇:单纯用中药能控制大肠癌吗?

【推荐阅读】

【名医专家】

院 长:肖先仁

擅长治疗:15979653112[详细]

肛肠科:彭衠瑜

擅长治疗:15907961238[详细]